政策 |《印花税管理规程》1月起施行 如何设立登记簿?
发布日期:2017年01月09日
游览次数:417

在众多税种中,印花税是比较容易被企业忽略的。因此在面临税务检查时,企业常常会被要求补交印花税和滞纳金,对企业来说这是个麻烦事。
税务部门为进一步规范对印花税的管理,于2016年发布了《印花税管理规程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规程》),2017年1月1日正式施行。
对税务机关来说,《规程》要求制定的《印花税应纳税凭证登记簿》有利于税源管理;对企业来说,《登记簿》能更直观的看出哪些项目需要交印花税,降低工作难度,同时还能促使工作人员及时贴花会缴,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企业的税收风险。
那么,好处多多的《印花税应纳税凭证登记簿》中应该包括哪些项目,又要注意些什么呢?
《登记簿》中需包括应纳税凭证种类、应纳税凭证编号、凭证书立各方(或领受人)名称、书立(领受)时间、应纳税凭证金额、件数等项目。
设立《登记簿》时需注意:一定要如实提供并妥善保存印花税凭证的相关纳税资料,统一设置、登记和保管,应纳税凭证的书立、领受情况的记录,同时力求及时、准确以及完整的完成《登记簿》的记录工作。
此外也要提醒:由于年底财务工作繁忙,作为财会工作者,不仅要做好分内的财务工作,也要发挥部门的创新精神,培养同事们养成个税查询等相关意识,鼓励员工通过“个税管家”APP查询个税,一旦发现因收入结构不合理而造成了税负过高,要及时反映。
因为工资和年终奖都存在个税临界点,多交1元钱可能会让收入产生天壤之别!